第(3/3)页 她那份不妥协的骄傲、近乎刻薄的直言不讳,以及隐藏在冰冷外表下的脆弱与温柔,都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比企谷八幡自身不愿承认的、对“真实”的渴望与守护。 他们的靠近,是在侍奉部的活动中,通过解决一个个看似琐碎、实则折射出人性复杂的委托中,缓慢而必然地发生的。 没有刻意的暧昧,更多的是思想的碰撞、价值观的摩擦、以及在对“何为正确”、“何为帮助”的辩论中,逐渐加深的理解与认同。 比企谷八幡能看到雪之下坚持“正确”背后的孤独与代价,雪之下也能看穿八幡“自爆”式牺牲背后的温柔与绝望。 这种“看见”,是超越表象的,是直达内核的。 当比企谷八幡说着对“伪物”的厌恶,不惜将自己也作为祭品去摧毁虚假的和谐时,雪之下是少数能够理解,他这份决绝的人。 即使她并不赞同。 而雪之下那份试图挣脱家族期望、坚持自我道路的挣扎,比企谷八幡也感同身受。 他明白她那看似坚不可摧的冰壳之下,包裹着何等敏感而渴望被真正理解的灵魂。 他并非用甜言蜜语去融化她,而是用他特有的、带着刺却无比真实的方式,去支持她、守护她,甚至不惜与她一同对抗来自外界的压力。 他们的感情,是在无数次针锋相对又默契配合中,是在共享了无数个安静而无需言语的午后时光中,是在共同面对困境、见证了彼此最不堪又最真实一面的过程中,一点点沉淀下来的。 它混杂着理解、认同、怜惜、竞争,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、灵魂层面的羁绊。 当比企谷八幡最终确认这份感情为“真物”时,并非因为它符合了任何关于“恋爱”的美好想象。 恰恰相反,是因为它包含了所有的不完美、所有的冲突、所有的笨拙与痛苦,却依然坚韧地存在,并且让他们彼此都成为了更好、更完整的自己。 他们接纳了彼此的全部。 但正如托尼所说的,如果“青春”本身,在比企谷八幡早期的定义中,是一场“谎言”,那么,他在某种意义上,也确实“陷入”了这场他曾极力抗拒的“谎言”之中。 只不过,他所陷入的,并非他最初所批判的那谎言。 比企谷八所憎恶的,是那种为了合群而伪装笑容、为了不被排斥而放弃自我、为了符合“青春就该这样”的期待而进行的表演。 他看穿了其中蕴含的虚伪、妥协与自我欺骗,并以一种近乎自毁的方式,试图保持自身的“真实”与独立。 但是,他与雪之下雪乃所共同经历的,恰恰是对这种“青春”的颠覆。 他们的故事里,没有轻浮的嬉闹,没有刻意的迎合,没有为了“青春”而青春的无病呻吟。 有的只是直面问题的矛盾,是价值观的激烈碰撞,是孤独灵魂的相互辨认与笨拙的靠近。 青春并非只能是虚假的狂欢,它也可以是两个独立个体在迷茫与痛苦中,寻找到彼此,并共同探寻“真物”的旅程。 自此,他也不再是旁观的局外人,而成为了青春的参与者,亲身投入并体验了一种截然不同的青春。 要说比企谷八幡是个厌恶谎言、追求“真物”的人,这无疑是正确的;但如果因此断言他“不会撒谎”或“从不使用谎言”,则是对他极大的误解。 倒不如说恰恰相反,为了实现“以最小代价换取无人受伤”的结局,他并不介意将“谎言”作为一种策略性的工具。 当他判断,一个暂时的谎言能够避免更大的的伤害时,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成为那个“说谎者”。 无论是编造理由独自承担责难,还是刻意营造误解以保护他人,这类“善意的谎言”在他的行动中屡见不鲜。 因此,虽然用这方面的事情来类比虚拟战斗场的备战显得有些怪异,但内在的逻辑却是相通的。 托尼无比确定比企谷八幡使用了如【悟道功能】、【强化功能】之类的功能提升自己,以保证自己在这场战斗中不会输。 虽然输了也没有什么,但是,能赢,谁想要输呢? 而且比企谷八幡本来就是需要使用聊天群的这些功能来提升自己的,他不可能将那些积分放在那里而不去使用。 咒灵、恶灵是永远也不会消失的,即便因为白玄的原因而在短时间不会出现,但时间长了,仍旧会在人类永不灭绝的负面情绪下不断诞生。 所以他根本不需要担心积分的问题,只需要规划好如何在这段时间将积分最大化即可。 他的实力虽然强,但那是针对他自己的世界,放在聊天群中就差了很多了。 五条悟说白了,也只是勉强拥有毁灭一个城市的能力而已,只是在比企谷八幡的世界观中,没有人能阻止他,所以给予他一定时间,就算是一个国家也能覆灭而已。 这样的事情比企谷八幡也能做到,但是他的实力却不会被他们认定为灭国级。 第(3/3)页